女性中医养生第三课:女性饮食养生_HEAL健康网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知识
养生知识 | 健康百科
健康网
联系我们SITEMAP
中医养生养生知识

女性中医养生第三课:女性饮食养生

2020-03-05 17:23:03 发布  
李佑生 中医科主任医师 深圳市人民医院

名医介绍:主任医师,31年从医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与脑病,对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衰、高脂血症、头痛、眩晕、高血压胃炎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造诣。主持,参与*及省级、厅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科研成果奖6项。

  2011年3月8日,是第10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无论你还是刚刚出社会的青涩少女,还是已经成为一个男人背后的妻子,或是已经添上宝宝成为了伟大的母亲,在忙碌的间隙,你是否关心了你自己的健康呢?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深圳市医学会健康监护委员会、深圳市人民医院、39健康网联合举办关爱女性健康知识网上系列讲座,由深圳市人民医院资深临床医学专家讲授。

  健康主题:女性中医养生

  主讲专家:李佑生

  第三课:女性饮食养生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之气血、津液、精血均来源于脾胃的生化。饮食合理则不病或病轻;反之,则多病或病重。

  1.饮食有节

  (1)定时:《吕氏春秋》记载“食能以时,身必无灾”。严格按时进食,一日三餐;病时少量多餐。

  (2)定量:《素问·痹气》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谓:“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僻为痔”,如经常饮食过量,不仅导致消化不良,还使气血流通失常,筋脉郁滞,多见下利,痔疮等证。

  (3)宜清淡:《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膏梁之变,足生大丁”。过食肥甘厚味,致湿热内生,气血郁滞,不仅可引起痈疽疮疖等皮肤病,还可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饮食以清淡为佳。

  (4)适寒温:饮食不可过热、过凉。《灵枢·师传篇》谓:“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2.五味调和

  食物的酸、苦、甘、辛、咸五昧代表食物的性质、某种功能或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3.女性保健食品

  “男子以气为本,女子以血为本”,女性经期,产后,阴血多亏,故要注意食用补血富含铁丰富和高钙的食物:动物类有禽兽肝脏、瘦肉、蛋黄、类、鱼类;植物类有豆制品、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萝卜、苋菜等;水果可选香蕉、桃、柑桔以及干果、红枣、桂圆等。

  更年期女性饮食养生

  更年期综合征究其发病原因,中医认为是阴阳失调所致。中年女性要轻松度过更年期,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进补。如怕冷可吃附桂地黄丸,内热吃知柏地黄丸,视物模糊可服杞菊地黄丸,体虚服补中益气丸,血虚服归脾丸,睡眠不好吃天王补心丹等,这些对减轻更年期症状都有好处。

  2、饮食多样化。如常用枸杞藤、金银花,煮水代茶喝可防治心烦内热;用淮小麦、大枣、甘草,煮水代茶喝可防治情志抑郁;用桑叶、菊花煮水代茶喝可防治头昏眼花;用桑椹子、女贞子煮水代茶喝可防治头晕;用柏子仁、合欢皮煮水代茶喝可防治失眠多梦;常食淮山药、白扁豆可防治大便稀烂。

  中医认为,“人过四十阴气衰半”,故平常还应少吃辛辣燥热之物,如葱、蒜、辣椒、酒等,多吃养阴的食物,如百合、藕、生梨、地瓜、芹菜等。

  女性四时饮食养生

  春季:万物新生,人以养“生”,食宜“省酸增甘”,宜清淡不宜油腻辛热;

  夏季:万物茂盛,人以养“长”,食宜“省苦增辛”,不过食生冷;

  秋季:万物收敛,人以养“收”,食宜“少辛增酸”,宜滋润不宜耗散;

  冬季:万物伏藏,人以养“藏”,食宜“增苦减咸”,宜温热不宜生冷、燥热,进补但不恣食肥甘厚味,以保阴潜阳为原则。


TAG:中医 | 中医养生
文章链接:http://zhongyiys.9heal.com/raise/14464.html
提示:当前页面信息来源自互联网,仅做为信息参考,并不提供商业服务,也不提供下载与分享,本站也不为此信息做任何负责,内容或者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做出修改或者删除
旅游
最适合白领的中医养生疗法
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们容易腰酸颈痛;压力过大的白领经常睡眠不良;喜欢吃冰冻食物、穿“露脐装”的女白
中医养生 盘点冬季艾灸的效用
主要作用:1、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
青菜木耳猪血五花肉能解雾霭? 教你食物轻
今年入冬以来,横扫全国大部分省市的雾霾污染,可谓带动了“防霾经济”:防PM2.5口罩、空气净化器
5种中医养生秘方助健康:敲胆经除寒气
冬季人们易受寒气侵袭,当寒气入体,不仅让你浑身发冷,影响身体血液循环,出现手脚冰凉等症状,还会诱
中医养生:红绿黄黑白五色豆养五脏
中医养生素有“五色豆养五脏”之说。豆类包括大豆(青豆、黄豆、黑豆)和杂豆(红豆、绿豆、蚕豆、芸豆
健康本站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仅供读者参考,请勿转载与分享,如有内容和图片有误或者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化妆品整形问答价格减肥美妆美容心理中药咨询医院养生知识健康景点景区酒店旅行旅游问题排名品牌期货原油培训大学听力口语语法托福雅思外教英语高考学校教育母婴美食植物宠物手机数码生活百科球星主播导演明星动漫综艺电视剧电影潮牌篮球足球体育游戏穿搭时尚球鞋潮流影视娱乐网红